阳春三月
发表于 2008-6-12 09:26:07
黄地青花折枝花果纹盘 明正德 高4.3cm,口径21.5cm,足径13.9cm
盘浅弧壁,圈足,俗称“窝盘”。内外黄地青花装饰。其作法为先经高温烧成白釉青花器,然后在青花纹饰以外的隙地涂抹黄釉,复入窑经低温烘烧而成。盘心绘折枝栀子花,内壁绘折枝葡萄、莲花、石榴、碧桃,外壁绘缠枝茶花。外底青花双圈内署“正德年制”四字双行款。
此种黄地青花盘始见于宣德时期,成化、弘治、正德时均沿袭生产,说明其在明代是深受人们喜爱的品种。
阳春三月
发表于 2008-6-12 09:26:50
白釉绿彩云龙纹盘 明正德 高4.3cm,口径17.6cm,足径10.4cm
盘撇口,弧壁,底微塌,圈足。通体白釉绿彩云龙纹装饰。
此盘龙纹的绘画很有特点,龙眼圆睁,双目并列画出置于一侧,仿佛龙头上架着一副眼镜,因此有“眼镜龙”之称。瓷器上的龙纹自元代成为帝王的标志之后,随着时代的变迁龙纹也各具特色,这一点也可成为瓷器断代的标准之一。
痴匏轩
发表于 2008-6-12 10:08:51
成化、弘治、正德的瓷器总是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。漂亮。
阳春三月
发表于 2008-6-13 09:14:48
黄地绿彩云龙纹盘 明正德 高4.5cm,口径22.5cm,足径14.8cm
盘撇口,弧壁,塌底,圈足。器身以黄釉为地,暗刻龙纹,龙纹填绿彩。
目前所见黄地绿彩这一品种的器物最早为弘治时期器。正德黄釉绿彩器与弘治时期大致相同,主要品种有奓斗、碗、高足碗、盘等。
阳春三月
发表于 2008-6-13 09:15:41
青花鱼藻纹盘(一对) 明嘉靖 高3.9cm,口径15.2cm,足径9.0cm
盘撇口,弧壁,圈足。盘内底及外壁均绘鱼藻纹。青花料分浓淡,以淡料描绘海水,以浓料描绘鱼藻,使图案颇具层次感。外底署青花楷书“大明嘉靖年制”六字双行款。
鱼藻纹是明代景德镇瓷器上流行的装饰图案之一。此盘系仿宣德青花鱼藻纹盘烧造而成。
阳春三月
发表于 2008-6-13 09:16:26
青花矾红彩海水云龙纹盘 明嘉靖 高4.0cm,口径18.2cm,足径10.4cm
盘撇口,浅弧壁,圈足。内外皆为青花矾红彩装饰。口沿内绘青花双线,盘心绘红彩海水青花龙戏珠纹。外壁饰红彩海水青花赶珠双龙纹。外底青花双圈内署楷书“大明嘉靖年制”六字双行款。
青花加矾红彩是明宣德时发明的釉下彩与釉上彩相结合的装饰技法。其作法是先在胎上以钴料画好部分纹饰并留出一定的空白,施透明釉经高温烧成后再在空白处填绘矾红彩,二次复入窑经低温烘烧而成。
阳春三月
发表于 2008-6-13 09:19:34
白釉暗花云龙纹盘 明万历 高3.6cm,口径16.7cm,足径9.9cm
盘撇口,浅弧壁,圈足。通体施白釉。盘内底暗划一五爪正龙,盘旋飞舞于祥云之间。外壁暗划双龙赶珠纹。足内青花双圈内署楷书“大明万历年制”六字双行款。
阳春三月
发表于 2008-6-13 09:20:05
德化窑白釉达摩像 明 高25.4cm
达摩身披袈裟,赤足立于汹涌的波涛之上。头微低,戴耳环,络腮胡须,双目凝视前方。抄手于胸前,衣纹垂拂自然。像中空,无款。通体施象牙白色釉,积釉处釉内气泡大而密集。
此达摩像的刻画手法与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明代德化窑“何朝宗印”款达摩像相似,只是尺寸较小。
阳春三月
发表于 2008-6-13 09:20:56
仿官釉铺首耳尊 明 高12.5cm,口径8.3cm,足径6.8cm
尊撇口,束颈,溜肩,圆腹,二层台圈足。肩部对称置铺首耳。通体内外及足内均施仿官釉,釉面开灰黑色大片纹及黄褐色小片纹,片纹之中夹杂小冰裂纹。圈足旋削规整,露灰黑色胎。
此尊造型与宋代官窑瓷器无涉,但釉却呈现出较高的仿制水平。
孙先生捐献的清代瓷器自康熙至宣统历朝皆备,特别是康熙釉里红加彩折枝花纹水丞、康熙斗彩花鸟纹碗、雍正仿成化斗彩盖罐、乾隆粉彩婴戏纹碗、乾隆炉钧釉弦纹瓶等均堪称稀世佳作。
阳春三月
发表于 2008-6-13 09:21:47
青花人物图笔筒 清康熙 高13.5cm,口径18.0cm,底径18.2cm
笔筒呈圆筒形,凸唇,腰部微内收,玉璧形底,下承以3个条形足。外底一环形区域内无釉,环形中心署青花楷体“大清康熙年制”六字三行款。外壁绘青花唐代装束人物图,所绘人物游于竹林,或纵酒昏酣,或抚琴弹唱,遗落世事,一派悠闲自得的场面。
此笔筒青花料分浓淡,发色艳丽,其画工精细,描绘人物生动传神。